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會形成膽固醇,而家族遺傳及自身新陳代謝,對膽固醇水平影響更大。過多壞膽固醇在血管積聚,隨時令血管收窄,引起冠狀動脈心臟病 1。及早檢查膽固醇,能有效掌握個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利用飲食、運動及藥物輔助,多管齊下將壞膽固醇危機擊退。

心臟科專科醫生劉駿良醫生表示:「膽固醇沒有好壞之分,主要是它在人體流動方向以決定其好壞。若膽固醇由肝臟帶到血管,就屬於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有機會在心臟血管、腦血管、周邊血管或腎血管堆積造成堵塞。而負責將血管內堆積的膽固醇帶回肝臟儲存,就是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

氧氣及養份都是經過動脈血管輸送給器官,以維持正常運作。劉醫生表示:「當壞膽固醇堆積在動脈血管之中,就會使血管收窄,令器官得不到足夠氧氣及養份,假如血管突然堵塞,就會造成器官衰竭或死亡。其中,膽固醇最影響心血管動脈,可造成冠心病、心肌梗塞或心臟病猝死等問題。有研究指出(當中包括的臨床測試的追蹤時間最少為兩年),每降低1 mmol/L壞膽固醇,可降低兩成心臟死亡風險 2。另外,壞膽固醇堵塞腦血管會造成中風,堵塞在周邊血管例如腳血管,會造成間歇性跛行,而堵塞在供應腸道或腎臟的血管,則就會造成相關器官的功能障礙。」

 

檢查好壞膽固醇 留意黃金比例

膽固醇主要受遺傳或新陳代謝影響6,透過飲食吸收而形成膽固醇的比例只有兩成半 7。雖然降低壞膽固醇有助預防心臟病發及中風,不過可單靠飲食還是要以藥物輔助,情況卻因人而異。劉醫生引用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推出2019年血脂管理指南,他指出:「心血管疾病風險非常高的人士,如曾進行心臟手術,或糖尿病且有器官受損,對壞膽固醇控制要求嚴格,含量需少於1.4mmol/L水平,必須靠藥物輔助才能達標。但對於沒有三高或長期病患的低風險健康人士,降壞膽固醇的要求則相對保守,一般要達到4.9mmol/L水平會使用藥物治療,3.0-4.9mmol/L水平會先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嘗試降低壞膽固醇,假如病情未受控制,會考慮使用藥物治療8。」

很多人有誤解,以為自身壞膽固醇水平不高,心臟就不會有問題。劉醫生解釋:「曾有瘦削的年輕病人,沒有吸煙習慣及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壞膽固醇亦不高,但卻確診三條冠狀動脈已收窄了八、九成,原來有心臟病家族史。所以即使壞膽固醇水平正常,也不代表沒有心臟病風險,仍需要注意飲食及運動,保持健康生活。」

 

降膽固醇藥物各有成效

降膽固醇藥主要分口服及針劑兩種。劉醫生表示:「他汀類藥物是最常用的降膽固醇口服藥,主要用於抑制肝臟製造膽固醇,使用高劑量的他汀類藥物可將壞膽固醇降低四至五成8;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的藥效是減少腸臟吸收脂肪及膽固醇,一般用作輔助性質,假如病人服食他汀類藥物仍未能降低壞固醇水平至達標,就會加入此藥,兩藥並用可將壞膽固醇降低大約六成8。另外,有些病人需要大幅降低壞膽固醇含量,惟單靠口服藥物無法達標,可考慮注射PCSK9抑制劑,一般每兩星期或四星期注射一次 9,有助額外再降低五至六成壞膽固醇8。透過藥物組合,大部分病人都可達到指引要求控制的壞膽固醇水平。」

藥物各有不同使用限制及副作用。劉醫生指出:「他汀類藥物有疲倦或肌肉痛等副作用,亦有小部分病人驗血時出現肌肉酵素或肝酵素升高 10,某些患者可能需要減藥、轉藥或停藥。假若病人服食他汀類藥物後感不適,即使減藥或轉藥都未有改善,但有需要將壞膽固醇降低五至六成,就可能需要加上另一些口服藥如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或皮下注射的PCSK9抑制劑8。部分服用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的人士,會有肚子不適或出現腹瀉11;PCSK9抑制劑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注射位置有輕微敏感或不適8。」劉醫生強調這些藥物是針對長期使用做研究,測試過程嚴格及應用多年,研究亦反映藥物安全性很高 12,13,病人可放心使用。

 

脂肪攝取影響好壞膽固醇

想從日常生活改善膽固醇,飲食習慣最為重要,尤其脂肪攝取量。劉醫生指出:「當中最差是反式脂肪,即工業用或化學製造的人造牛油、酥皮及重覆使用食油高溫煎炸食物等。其次是飽和脂肪,例如動物內臟、皮及肥肉;最健康是不飽和脂肪,通常是植物油類別,例如橄欖油或芥花籽油等。但從心臟科立場來說,椰子油及棕櫚油都不太健康。」若要從飲食提升好膽固醇,劉醫生坦言:「好膽固醇不是靠服藥而來,主要是透過調節生活習慣,除了戒煙及衡常運動,間中吃牛油果、堅果(如非油炸或鹽焗果仁)、多吃新鮮蔬果等食物,都有助提高好膽固醇。」

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 Limited
MAT-HK-2000077-1.0-12/2020

參考資料:

  1. Karalis DG. Mayo Clin Proc. 2009;84:345-352.
  2. 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 (CTT) Collaboration, et al. Lancet. 2010;376:1670-1681.
  3. Chou R et al. Ann Intern Med 2016;165:560-564.
  4. da Luz PL, et al. Clinics (Sao Paulo) 2008;63:427-432.
  5. Chen QJ, et al.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6;13:235.
  6. Benito-Vicente A, et al. Int J Mol Sci. 2018;19:3426.
  7. Blesso CN and Fernandez ML. Nutrients 2018;10:426.
  8. Mach F, et al. Eur Heart J 2020;41:111-188.
  9. Bandyopadhyay D, et al. J Lipids 2018;2018:3179201.
  10.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8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Cholesterol. Available at https://www.acc.org/~/media/Non-Clinical/Files-PDFs-Excel-MS-Word-etc/Guidelines/2018/Guidelines-Made-Simple-Tool-2018-Cholesterol.pdf. (Accessed on 11 September 2020).
  11.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Ezetimibe for treating primary heterozygous-familial and non-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Available at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ta385/resources/ezetimibe-for-treating-primary-heterozygousfamilial-and-nonfamilial-hypercholesterolaemia-pdf-82602851386309. (Accessed on 14 October 2020).
  12. Gürgöze MT, et al. Clin Pharmacol Ther. 2019;105:496-504.
  13. Hammersley D, Signy M. Ezetimibe: an update on its clinical usefulness in specific patient groups. Ther Adv Chronic Dis. 2017;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