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對付無明顯病徵的「隱形殺手」高血壓,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收緊高血壓的定義,原本上、下壓達140/90mmHg屬高血壓,最新建議降至130/80mmHg,令原本只是前期高血壓者,即變成高血壓患者。有香港醫生預計,本港逾45歲的高血壓患者會增加3%至5%,但新標準旨在提醒輕微高血壓者提高警覺,需要服藥者未必大增。

港高血壓人口持續升 衛署﹕密切留意跟進

本港高血壓患者持續升,根據統計處,2008年有9.3%人口患高血壓,2014年度升至12.6%,即達86萬人。衛生署回應稱,會密切留意最新科學證據和發展以作跟進。

現時衛生署採用的高血壓水平與美國舊標準看齊,即140/90mmHg,政府及醫學界就此制定護理指引。美國新標準下的高血壓病人,即血壓達130/80mmHg,在港府的基層醫療護理建議中,屬前期高血壓,只需每年檢查一次,並改善生活,但在美國新建議下,則需評估未來10年患中風及患心臟病的機率,風險高於10%便需用藥(見圖)。

 美國推新高血壓標準 需服藥者料少數

美國心臟協會花3年時間、檢討近千份研究後發表報告,結果14年來首度重新定義高血壓,收緊至130/80mmHg。報告稱此舉將令美國高血壓成年人增加3000萬,至逾1億人,由佔成年人口32%,增加至46%,但新標準旨在提醒患者需降血壓,預料僅少數人需服藥,大部分人可透過減少攝取鈉、減少飲酒、做運動或減壓等改善。

美國醫學會及美國家庭醫生學院早前曾出指引,建議60歲以上長者的血壓維持在150/90mmHg以下。不過,美國心臟協會今次建議不論老幼,同用上述最新建議,該會曾檢視一個有9000名長者的研究,發現上壓低於120mmHg的長者,心衰竭及中風的機率減三分之一,死亡風險更減近四分之一。

 跟隨美國高血壓新定義 旨在警惕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劉育港表示,美國心臟協會有權威,過去研究都獲得全球沿用或參考,相信本港醫生會逐漸跟隨,但要更改有關定義需時討論。他指粗略估算,香港45歲或以上的成年人於新定義下,高血壓患者會增加3%至5%,但強調市民毋須擔心,新定義旨在警惕市民注意心臟病或中風風險,可先透過減重、戒煙戒酒、做運動及飲食上減鹽減油改善。

心臟專科醫生何鴻光說,不同地區病人背景不同,需觀察新指引在本港病人身上是否有效,才可決定是否廣泛應用。家庭醫生鄭志文稱,以往高血壓患者用藥後將上壓控制於135mmHg已合格,在新定義下有可能要調節用藥。

副食物及衛生局長徐德義表示,醫學界需時研究,不會只就一個國家所訂指標而急於追隨。他認為,美國心臟協會收緊指標旨在提高國民健康水平,局方會用一切方法減少疾病發生,亦不擔心因此影響本地醫療需要。醫院管理局回覆表示,公立醫院醫生一直密切留意國際最新的臨牀研究及科研實證,並會因應病人臨牀情况提供診斷及治療。

 

■明報報料熱線﹕[email protected]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