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名經常做瑜伽及側頸講電話的中年男子,過往健康紀錄良好,今年中突然因頸動脈撕裂出現嚴重中風,幸好及時入院接受靜脈溶栓及血管介入治療,兩三日後完全康復。其主診醫生形容患者「好幸運」,抵院時亦正值辦公時間,團隊人手充足,但他指血管介入治療並非公立醫院的常規療程,往往靠醫護人員「飯都不吃去做」。有醫學團體建議重整治療中風的團隊,並推展24小時血管介入服務

54歲的朱先生有做瑜伽的習慣,但因長期側頸講電話,出現肩頸痛問題。他今年4月在家突然手部無力,報警求助但因口齒不清無法說出地址,幸得朋友上門協助求救送院。朱被證實因頸動脈撕裂導致中風,其後接受靜脈溶栓及血管介入治療,即日手腳活動回復正常,翌日語言能力恢復八至九成。

非公院常規療程 2016年僅83人接受

朱曾懷疑其中風與長期側頸講電話有關,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秉康表示,無法確定兩者關係,患者頸動脈撕裂或與頸部創傷有關。

血管介入治療是透過支架將腦血管內的血塊取走,以疏通血管。黃秉康表示,血管介入治療的黃金治療時間為6小時,適用於較大的血管阻塞,估計本港每年約1500名病人可接受該治療,但並非公立醫院的常規療程,2016年只有83人接受該治療。如有需要的患者未能及時接受血管介入治療,中風情况會持續,嚴重可引致腦幹受損,影響呼吸,以及大範圍腦細胞受損,甚至死亡。

他早前離開醫管局轉為私人執業,指以往公立醫院團隊如要為病人進行血管介入治療,都是擠時間「拍膊頭」互相幫忙,「做完手術再去看門診,飯都不吃去做」。

中風基金:應打破聯網局限

香港中風基金主席方道生表示,本港少於5%醫院全年進行20宗以上血管介入治療,認為該治療在港發展未如理想。他建議醫管局「打破聯網局限」,如將7個腦神經外科團隊整合為3至4個,並建立相關病人轉介及篩查機制,推行全港24小時血管介入治療服務,減少中風引致殘障及死亡風險。黃秉康則認為,醫管局「人手錯配」,建議實施「醫生跟病人走」,可到其他醫院進行血管介入治療。

醫管局:人手設備限制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血管介入治療所需的設備、人手和技術的要求比溶栓治療更高,基於人手、設備等因素限制,目前該技術正在處於進一步研究和發展階段,局方正探討有關服務的提供模式,目前屬前期構思階段。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