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營地》:糖尿病患者除了「避糖」,還要「避脂肪」?
有研究指出十個糖尿病患者中,有八個屬肥胖,這就是因平日的飲食習慣出事了。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陳玉潔醫生及胡裕初醫生,建議走糖走油,能有助控制脂肪攝取之餘,更預防心血管疾病。想知糖尿病患者可以怎樣強心護心,按連結認識多元的均衡飲食,立即睇片!
更多有研究指出十個糖尿病患者中,有八個屬肥胖,這就是因平日的飲食習慣出事了。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陳玉潔醫生及胡裕初醫生,建議走糖走油,能有助控制脂肪攝取之餘,更預防心血管疾病。想知糖尿病患者可以怎樣強心護心,按連結認識多元的均衡飲食,立即睇片!
更多心房顫動是中風的高危因素之一,其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但不少患者並無明顯症狀,往往到出現嚴重併發症時才發現,惟身體機能已大受影響,可逆轉的機會很微。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警告,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及早確診、積極治療刻不容緩。心房顫動(又名心房纖維性顫動,簡稱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正。李醫生指出,出現房顫時,心房會以每分鐘近300下的高速且不規律地跳動。一般來說,年齡越大,房顫的發病率越高;隨著人口不斷老化,房顫問題漸趨普遍。
更多隨著港隊在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屢創佳續,全城掀起一股運動熱潮。然而,近年出現不少年輕人在運動時猝死的個案,即使是運動健將,也難逃厄運。大部分猝死個案由心臟問題引起,心臟科專科醫生黃民樂提醒,年輕人猝死多與隱性心臟病有關,患者日常生活並無特別病徵,難以察覺1;高風險人士應定期心臟檢查,如心臟超聲波、運動心電圖等1, 2,以便及早獲得適切診斷和治療,減低因心臟問題而猝死的機會3。
更多高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密不可分,卻因症狀不明顯而難以察覺。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周榮新指出,膽固醇標準因人而異,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患者應維持在更低水平。高危人士應提高警覺,透過抽血檢查,定期追蹤壞膽固醇指數,愈早發現、治療,愈能減少日後發生致命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臟病的危機。
更多不少人認為膽固醇對身體有害,對它避之則吉。事實上,膽固醇對人體健康極其重要,不過一旦含量過高,會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Risa Ozaki提醒,高膽固醇的患者一般沒有明顯病徵,市民應建立健康生活習慣,盡量遠離高危因素,並作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接受適切治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