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營地》:糖尿病患者除了「避糖」,還要「避脂肪」?
有研究指出十個糖尿病患者中,有八個屬肥胖,這就是因平日的飲食習慣出事了。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陳玉潔醫生及胡裕初醫生,建議走糖走油,能有助控制脂肪攝取之餘,更預防心血管疾病。想知糖尿病患者可以怎樣強心護心,按連結認識多元的均衡飲食,立即睇片!
更多有研究指出十個糖尿病患者中,有八個屬肥胖,這就是因平日的飲食習慣出事了。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陳玉潔醫生及胡裕初醫生,建議走糖走油,能有助控制脂肪攝取之餘,更預防心血管疾病。想知糖尿病患者可以怎樣強心護心,按連結認識多元的均衡飲食,立即睇片!
更多很多人認為三高、肥胖人士必有膽固醇高。其實,偏瘦的人士也有機會出現膽固醇高的問題。就此謬誤,心臟科專科醫生翁思宇特地分享膽固醇高的成因及處理方法,還會介紹高膽固醇患者飲食要注意的地方,和各種控制高膽固醇藥物,包括口服藥及膽固醇注射筆,讓大家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避免膽固醇高引發心血管疾病!何解膽固醇高,就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對此看法,翁醫生認為膽固醇會隨着時間積聚在血管內壁,就會形成斑塊。若情況持續,血管內部變得狹窄,會造成堵塞而阻礙血液流通。
更多高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密不可分,卻因症狀不明顯而難以察覺。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周榮新指出,膽固醇標準因人而異,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患者應維持在更低水平。高危人士應提高警覺,透過抽血檢查,定期追蹤壞膽固醇指數,愈早發現、治療,愈能減少日後發生致命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臟病的危機。
更多許多人以為年紀大才有高膽固醇,年輕人無須懼怕;亦未必知道原來膽固醇有先天遺傳。香港內分泌學會副主席孔憲輝醫生拆解這些謬誤,他指出,兒童及青少年都有可能患上高膽固醇,不健康或高脂飲食習慣、高膽固醇家族病史及肥胖等都是致病原因。
更多不時聽到心房顫動這個詞語,大家可能未必聯想到,其實是心律不正的疾病之一,例如常常莫名感到心跳加快,或者時快時慢,有時還感覺暈眩、全身乏力……而這些症狀有機會是出現心房顫動的警號!
心臟專科陸毅康醫生提醒,心房顫動(又稱房顫、心房纖維性顫動)患者中風及死亡風險較一般人高,但有許多患者卻不自知!及早診斷並配合正確的藥物及手術,能有效減慢心跳速度,部分患者的心律更可回復正常,減輕不適並降低中風風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