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月一宗外電報道,廣西一名女子因腹痛到醫院檢查,發現膽囊有200多粒膽石,醫生懷疑因病人長期不食早餐所致。早餐如何與膽石扯上關係?
原來膽石不單與空肚不吃早餐有關,過度節食、暴飲暴食、食不定時,都會造就機會讓膽石形成。所以呼籲大家「唔好空肚,食早餐」!
要解釋早餐與膽石的關係,先要了解膽石。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表示,膽石是由於膽固醇積聚在膽囊,與鈣、膽紅素等混合而成。而膽石形成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膽固醇,因此,肥胖或經常進食肥膩食物的人,風險較高。另一原因與膽囊活動有關,進食時,膽囊會擠出帶有膽固醇的膽汁幫助消化;如果膽囊缺乏郁動,膽固醇長期滯留,就會增加膽石形成的風險。
「因此,空腹太耐、食不定時、節食、暴飲,都會為膽石造就有利條件。」潘冬平逐一解釋:
1. 空腹太耐
沒有吃早餐習慣的人,由晚餐直接跳到翌日午餐,空腹時間可能長達12小時,沒食物落肚,膽囊就「停工」,儲存在內的膽固醇長時間沒流動而沉澱,增加結石風險。所以,不單止是不吃早餐,所有食不定時的人,同樣有風險。
2. 節食暴食
有人要爭取睡眠時間而不食早餐,有人因工作太忙忘記午餐,有人為了減肥而跳過晚餐;結果下一餐到來時,因為太飢餓,就有可能食過量,甚至變成暴飲暴食。當一下子食了大量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入肚,肝臟未必一一下子可以消化處理,膽囊因而有大量膽固醇積聚。
3. 急速減肥
肝臟製造膽汁,負責排走多餘的膽固醇。如果在短時間內急速減磅,肝臟未必一下子能處理大量脂肪和膽固醇,結果令膽固醇積聚。
除了飲食習慣,懷孕和遺傳因素,亦會增加膽石風險。「懷孕期間,女性荷爾蒙改變令膽囊活動減少,增加結石風險,所以不少婦女在懷孕期間出現膽囊痛。另外,膽石常見於40歲以上有家族史的婦女。」
常見徵狀:上腹痛
潘冬平提醒,膽石最常見徵狀是上腹痛,尤其是進食後上腹出現痛、脹、悶,很多人誤以為是胃痛,其實還要考慮是否膽石引起不適。
■切膽謬誤
年輕患者 糖尿病人 「無膽」仲好
謬誤一﹕切除膽囊後會影響消化,經常肚瀉。
潘﹕一個年約40的女病人,多年前已知道自己有膽石,但一直強忍痛楚,原因是她聽說割切膽囊後,從此沒有膽汁,影響消化,容易肚瀉,所以拒絕手術。
切膽囊不影響製造膽汁
不少人都有上述的憂慮,其實完全是謬誤。膽囊只負責儲存膽汁,膽汁不是由膽囊製造,而是肝臟製造,所以切除膽囊後,不會「從此沒有膽汁」。切除膽囊後,當進食時,肝臟仍會製造膽汁幫助消化。不過,當某一餐食得太肥膩,肝臟分泌的膽汁不足以消化所有脂肪,脂肪進入腸道會刺激大腸,引起腹瀉。100個病人中有1至2人有此情况,而且腸胃會慢慢適應調節,肚瀉不適的情况會減退。
結果,這個女病人忍痛幾年,直至腹部劇痛,忍無可忍才求醫。當時膽囊已發炎,並且脹大兩倍,結果要立即做緊急手術切除膽囊,發現有過百粒膽石,手術花了三小時。一般的膽囊切除手術,原本十分簡單,只需在肚臍開一個小孔,全程約一小時。
謬誤二﹕利用手術取出膽石後,可保留膽囊。
潘﹕技術上,可以切開膽囊,取出膽石,再縫合膽囊。不過,有七至八成病人在兩年內再次結石,是因為膽石已導致膽囊內的黏膜出現病變,很容易結石;加上縫合的膽囊容易漏出膽汁,引起不適,所以現時最標準的做法是以微創切除膽囊。
謬誤三﹕膽石可以用藥物溶解,毋須急於動手術。
潘﹕過去曾有藥物可溶解純膽固醇、未被鈣化的膽石;但病人要服藥一至兩年才有效,藥物副作用會刺激胃部。而且一旦停藥,因為膽囊內黏膜已出現病變,膽石很快再次形成,所以現在極少使用。
謬誤四﹕膽石沒引起痛楚,就不用理會。
潘﹕未必。要視乎年齡,因為有研究顯示,有膽石的人,每年約2%會出現明顯徵狀,甚至併發膽囊炎、胰臟炎等併發症,嚴重可致命。因此,手術與否,視乎病人年齡和身體狀况。70歲長者,沒有徵狀,當然是觀察;但20至30歲年輕人,未來數十年出現徵狀和併發症的風險相對較大,所以建議切除膽囊。另外,患有糖尿病、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病人,一旦出現任何感染,病情會較為嚴重,所以即使沒有徵狀,都建議切除膽囊。
文:鄭寶華
圖:資料圖片
統籌:鄭寶華
編輯:王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