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持了接近三年的疫情影響下,行山運動在本地流行起來。除了老少咸宜,行山亦十分適合長期病患人士,能幫助他們改善體質,控制三高。

近日天氣開始轉涼,實在是行山的大好時機。不過天氣變幻莫測,香港則長時間比較炎熱潮濕,若腎病病友在炎熱天氣下行山,必須格外留神,時刻謹記要量力而為。腎病科專科醫生馮加信、黃思豪提醒,三高與腎病有密切關係,即使患上腎病,持續運動亦能幫助控制病情。齊來聽聽醫生的詳細講解,並給腎病病友一些安全運動的貼士!

 

馬:馬曉晴;馮:馮加信醫生 腎病科專科醫生;黃:黃思豪醫生 腎病科專科醫生

 

Q:不同運動有什麼好處?

黃:不同運動有不同的好處,可以鍛練不同的肌肉群,更可以鍛練體能。

馮:而且運動是老少咸宜,適合長期病患人士,不過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Q:高血壓和糖尿病與腎病有直接關係?

馮:其實腎病與血壓有直接關係,高血壓會令腎功能變差。第二點就是對平日電解質的控制不好,令水分和毒素難以排出,累積在體内會造成水腫,所以血壓和腎病是息息相關。

黃:沒錯,馮醫生説得對。血壓高之外,另外要關注的是糖尿病。糖尿病在香港是慢性腎病,以及末期腎衰竭最重要的成因。香港每年需要考慮洗腎換腎的末期腎衰竭病人,多達一半都是因為糖尿腎病導致。這類型病人有糖尿病已超過十年,對於糖尿腎病來説,患有糖尿腎病的人士跟非糖尿腎病的患者相比,腎功能衰退的速度比較快,問題在於糖尿腎病初期沒有症狀,病人難以察覺,很多時病人在確診的時候,腎功能衰退已經處於中後期。

 

Q:腎病最嚴重時會出現什麼情況?

黃:慢性腎病可以造成很多併發症,會造成貧血和電解質失調、內分泌失調,還有骨質問題,腎友其實比較容易骨折。另外患上腎病一段時間後,慢性疾病可以造成末期腎衰竭,需要考慮洗腎換腎。另一方面,腎病同樣是心血管毛病一個十分重要的風險因素。另外慢性腎病患者,死亡率比非腎病患者較爲高。

 

 

Q:做運動對腎病控制有幫助嗎?

馮:腎病雖然有機會導致死亡,但更重要的是想辦法改善身體。其實運動是有益的,因為做運動能夠改善心肺功能,亦能夠訓練肌肉,心肺功能令身體更強壯,增加免疫能力。心肺功能和肌肉得到鍛練後,減少走路意外跌倒受傷的機會,對腎病的好處在於運動的時候,正如剛才提及過,可以控制糖尿病情,同時可以降低血壓,降低兩者對腎病造成的不良影響,其實做運動亦能夠改善心境健康。在做運動的同時,能夠發現自己在體能上的進步。雖然有時候可以打針改善腎病患者的精神,但即使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其實同時也需要做運動。

黃:沒錯,除了馮醫生提及的例子之外,腎病病友進入末期腎病的時候,大部分患者面對不同程度的抑鬱。做運動除了改善身體狀況和心肺功能,原來對於精神健康都有很多好處,能夠減低抑鬱和焦慮,同時增強病友的自信心。

馮:變得更開心。

 

Q:腎病患者運動時,有什麼需要注意?

馮:其實腎病人士不像Maisy的體能那麼好,他們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才能做運動,正如一般人運動前需要了解身體狀況一樣。作為腎科醫生,我建議患者最好瞭解身體狀況,尋求醫生的意見,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亦不能夠貪心,一下子就好像你一樣去做溜冰運動,需要視乎情況逐步去做。正如剛才提及行山,一步一步提升比較好,同時循序漸進 以安全為準。千萬不要做超過體能極限,罔顧安全是不好的,一步一步來,身體就會逐漸健康。

馬:所以行山是適合腎病人士的運動。

黃:沒錯,你説得對。其實在香港行山有很多行山徑,有遠有近,亦有不同路程和難度,對於腎病病友來說,約好三五知己到郊外聊天,邊走路邊看風景,同時做了運動,對於患者的身心皆有好處。不過正如馮醫生剛才所説,凡事量力而為。如果在行山的過程中感到辛苦和不適,可能需要暫停一下,在樹蔭下稍作休息,考慮自己是否能夠繼續。另外在計劃的階段,大家都要考慮路程的長短和難度,考慮自己的身體機能是否能夠負荷。另外,如果天氣像現在一樣炎熱,需要做好防曬措施,塗上防曬液、戴帽及太陽眼鏡保護自己。另外很重要的是必須帶備足夠的水,在炎熱的天氣下,汗流量較多,對於慢性腎友來説,如果流失太多水分,而且補充不夠,就會有脫水的風險。脫水可以造成急性腎損傷,即是腎功能突然變差,所以補充足夠水分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帶上乾糧,因爲行山過程中有時會感到疲累和肚餓,有乾糧能夠立刻補充能量。如果你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都有懷疑和不肯定的地方,出發前最好請教你的醫生問清楚。

參考資料:

  1. Drug Education Resource Centre (derc.org.hk) https://www.derc.org.hk/en/medic-world-detail.php?id=56&nid=0
  2. 中大研究發現每6位糖尿病患者有1位出現腎功能急劇下降 – Press Releases – News –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edu.hk)
  3. Webster AC, Nagler EV, Morton RL, et al. Chronic Kidney Disease. Lancet 2017;389(10075):1238-1252

This video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