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膽固醇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自保? 嚴控血壓遠離健康威脅

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本港累計確診個案已突破一萬。有研究指出,患有某種慢性疾病的病人較易出現重症。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世界衞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四名成人男性便有一人而每五名成人女性中有一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提醒,高血壓會構成全身性健康風險,市民勿輕視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應定期量度血壓、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及定時定量服藥,有助及早發現高血壓、控制病情及預防併發症。

更多

「通波仔」治療冠心病 術後須定期服藥 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據衞生署網站顯示,心臟病是「香港第三號殺手」。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的死亡人數遠超其他心臟病,近年亦有年輕化的趨勢。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病人可接受微創手術—「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手術後須定期服藥,並且建立健康生活習慣,防止冠心病再度復發。

更多

慢性疾病患者不宜接種新冠疫苗? 醫生:視乎病情控制度

香港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劃開展至今逾1個月,累計超過40多萬人接種疫苗,惟部分市民接種後相繼出現不良反應甚至死亡個案,社會上頓時變得人心惶惶,令許多人對接種卻步,當中包括慢性疾病患者。心臟科專科醫生劉柱柏建議,慢性疾病患者如病情控制得好又非過敏體質,應盡快接種疫苗,以防感染病毒後增死亡風險;病情控制欠佳者,接種前則應先諮詢醫生。

更多

要防止血管過早老化? 血脂管理 從今日起

40歲出頭的C先生一直自覺健康,雖然中央肥胖及數年前無意中發現高血壓,因為工作太忙便沒有覆診。直至最近因為買醫療保險進行例行身體檢查時,不但確診了糖尿病、高膽固醇;電腦掃描還顯示他三條冠心血管都被粥樣斑塊阻塞了接近50%!雖然一夜之間發現多樣健康問題,幸好血管收窄程度並未需要「通波仔」,他亦不希望將來要做心臟手術,便經朋友介紹到我診所,尋找一些答案

更多

嚴控「壞膽」 降低冠心病風險

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會形成膽固醇,而家族遺傳及自身新陳代謝,對膽固醇水平影響更大。過多壞膽固醇在血管積聚,隨時令血管收窄,引起冠狀動脈心臟病 (1)。及早檢查膽固醇,能有效掌握個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利用飲食、運動及藥物輔助,多管齊下將壞膽固醇危機擊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