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高血壓

《控「壓」必讀》:關注世界高血壓日.拆解高血壓的迷思(下集)

高血壓對成年人來說十分普遍,而且數字有上升趨勢,預料2025年高血壓患者會較2000年升近60%。根據14/15 年度本地人口統計,15歲以上人士患上高血壓的機率是27%,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上升,如65至84歲的人士當中,每20名便有13名高血壓患者,情況不容小覷。高血壓患者除了需要每天量度血壓及定時服藥外,恆常運動,遵行低鹽、減糖的均衡飲食餐單亦可幫助血壓管理。現在來聽聽5位專科醫生的控壓Tips!

更多

《控「壓」必讀》:關注世界高血壓日.拆解高血壓的迷思(上集)

你知道全球已有超過13億人口患上高血壓嗎?根據最新國際指標,就成年人來說,若上壓持續處於140mm/Hg或以上,或下壓持續處於90mm/Hg或以上,便可診斷為高血壓。引發高血壓的原因有很多,高血壓的風險亦會隨年齡增加,由此引起的併發症更是不容忽視。有見及此,世界高血壓聯盟由2005年起,把每年5月17日定為「世界高血壓日」,旨在提升公眾對血壓管理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預防。究竟高血壓有什麼病徵?若管理不妥,後果有多嚴重?這次由5位專科醫生帶大家由淺入深,全面了解高血壓!

更多

年紀越大越易中招?認識心房顫動成因 及早發現治療防中風

心房顫動是中風的高危因素之一,其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但不少患者並無明顯症狀,往往到出現嚴重併發症時才發現,惟身體機能已大受影響,可逆轉的機會很微。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警告,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及早確診、積極治療刻不容緩。心房顫動(又名心房纖維性顫動,簡稱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正。李醫生指出,出現房顫時,心房會以每分鐘近300下的高速且不規律地跳動。一般來說,年齡越大,房顫的發病率越高;隨著人口不斷老化,房顫問題漸趨普遍。

更多

高血壓年輕化 增中風風險

中風是一種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當中七成與高血壓有關。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轉變,一向被視為老人病的高血壓,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增加中風的風險,情況令人擔憂。港怡醫院腦神經科顧問醫生朱炎培指出,控制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關鍵。高血壓患者透過調整生活習慣,有機會不用服藥或可減藥量,同時減低中風風險。

更多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自保? 嚴控血壓遠離健康威脅

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本港累計確診個案已突破一萬。有研究指出,患有某種慢性疾病的病人較易出現重症。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世界衞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四名成人男性便有一人而每五名成人女性中有一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提醒,高血壓會構成全身性健康風險,市民勿輕視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應定期量度血壓、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及定時定量服藥,有助及早發現高血壓、控制病情及預防併發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