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心臟病

【LOVE PAPA】父愛一樣係好偉大 父親節禮物就係健康

特約分享|Love Papa 父親節係感謝爸爸嘅節日,不過好多人都忽略咗爸爸嘅付出,其實父愛一樣係好偉大!就好似今次嘅主角咁,本身做咗兩次通波仔手術,但佢最擔心嘅唔係自己,而係有心臟病嘅細仔,佢最大嘅希望係可以睇住兩個仔健康成長。佢都提醒大家注意身體健康、做適當嘅身體檢查,始終最好嘅父親節禮物就係健康!

更多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自保? 嚴控血壓遠離健康威脅

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本港累計確診個案已突破一萬。有研究指出,患有某種慢性疾病的病人較易出現重症。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世界衞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四名成人男性便有一人而每五名成人女性中有一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提醒,高血壓會構成全身性健康風險,市民勿輕視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應定期量度血壓、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及定時定量服藥,有助及早發現高血壓、控制病情及預防併發症。

更多

「通波仔」治療冠心病 術後須定期服藥 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據衞生署網站顯示,心臟病是「香港第三號殺手」。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的死亡人數遠超其他心臟病,近年亦有年輕化的趨勢。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病人可接受微創手術—「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手術後須定期服藥,並且建立健康生活習慣,防止冠心病再度復發。

更多

慢性疾病患者不宜接種新冠疫苗? 醫生:視乎病情控制度

香港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劃開展至今逾1個月,累計超過40多萬人接種疫苗,惟部分市民接種後相繼出現不良反應甚至死亡個案,社會上頓時變得人心惶惶,令許多人對接種卻步,當中包括慢性疾病患者。心臟科專科醫生劉柱柏建議,慢性疾病患者如病情控制得好又非過敏體質,應盡快接種疫苗,以防感染病毒後增死亡風險;病情控制欠佳者,接種前則應先諮詢醫生。

更多

他汀類藥物 管控高膽固醇 需留意或產生肌肉不良反應

他汀類藥物(Statins)是適用於控制高膽固醇的藥物;然而亦有研究指出,7%至29%的他汀類藥物使用者會產生肌肉不良反應,如輕度肌痛,或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升高的肌肉症狀。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高遠指出:「嚴重的肌肉不良反應可以致命,若證實因服用他汀類藥物引致壞死性自身免疫性肌病(NAM),病人必須立即停藥,並接受適當治療。」

更多

年紀輕輕已有高膽固醇? 家族遺傳 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

許多人聞膽固醇色變,戒掉吃煎炸、肥膩食物壞習慣,以免因膽固醇超標引致中風、心臟病發,帶來生命危險(1)。不過,有些人的高膽固醇問題是「與生俱來」,即使努力調整飲食及保持恆常運動,膽固醇仍居高不下(2)。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李俊康提醒,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是一種先天性遺傳病

更多

要防止血管過早老化? 血脂管理 從今日起

40歲出頭的C先生一直自覺健康,雖然中央肥胖及數年前無意中發現高血壓,因為工作太忙便沒有覆診。直至最近因為買醫療保險進行例行身體檢查時,不但確診了糖尿病、高膽固醇;電腦掃描還顯示他三條冠心血管都被粥樣斑塊阻塞了接近50%!雖然一夜之間發現多樣健康問題,幸好血管收窄程度並未需要「通波仔」,他亦不希望將來要做心臟手術,便經朋友介紹到我診所,尋找一些答案

更多

嚴控「壞膽」 降低冠心病風險

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會形成膽固醇,而家族遺傳及自身新陳代謝,對膽固醇水平影響更大。過多壞膽固醇在血管積聚,隨時令血管收窄,引起冠狀動脈心臟病 (1)。及早檢查膽固醇,能有效掌握個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利用飲食、運動及藥物輔助,多管齊下將壞膽固醇危機擊退。

更多

微蛋白尿是健康警號! 屬腎病先兆 增心腦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

微蛋白尿是腎功能受損的警號1,發展下去會變成蛋白尿,若情況一直惡化,會出現腎衰竭2,嚴重者更需洗腎或換腎保命。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張偉成提醒,微蛋白尿不僅是腎病的先兆,還表示患心臟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以至死亡的風險增加,糖尿病病人應定期驗尿,及早確診及治理,病情仍有機會逆轉。

更多

疫情下冠心病患者成高風險群組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市民的衣食住行,更加令心臟病患者的健康風險增加。有研究發現,新冠肺炎容易誘發心臟病發,而且有機會令本身病情加劇惡化。本港亦有研究指出,由於患者希望避開在疫情下到醫院,以致拖延病發求醫時間,令併發症加劇。

更多